科技業勞工不需要工會嗎? 電資工會對「竹科裁員危言聳聽!媒體粉專擔心自己就好」一文的看法

  近來有一篇社論,主張「科技業勞工不需要工會」,理由是:「科技業的待遇很好、不爽的話跳槽就好、美國科技業也沒有工會」。這樣的論點在主流論述中反覆出現,電資工會做為科技業勞工組成的工會,反倒認為這些理由,恰恰可以用來說明科技業工會的必要性。

「科技業的待遇很好」

一般提到「待遇」應該會直覺聯想到薪水、分紅、獎金、休假、員工福利等等,可以用錢來衡量的項目,但是在很多人的工作經驗中,都知道其中牽涉到薪資結構、考績、獎懲制度等等,在帳面上很美好,現實上可能很骨感。更別說有很多項目是公司可以單方面調整,讓待遇可以一夕之間從天堂跌落地獄。 矛盾的是,每當出現這種待遇遭受損害的狀況,除了「不爽不要做」之外,我們最常看到的意見就是「去找工會」、「為什麼沒有工會」。可見大家內心也都認為面對這種情況,個人是無能為力的,只能依賴工會的專業以及集體力量。因此即使從最自利的角度,科技業的勞工也需要足夠強大的工會,去維持自己的「良好待遇」。

「不爽的話跳槽就好」

在一般的印象中,台灣科技業的就業機會確實不少,因此在職場遇到了不滿意的人事物或待遇時,換工作往往是第一個念頭。然而,不是有職缺就一定能跳槽成功;而且受到科技發展、產業變動、景氣狀態等因素影響,更不是想跳槽時一定有合適的職缺。

今年下半年開始,有科技公司大量解僱勞工,也有科技公司人事凍結,就是對這個論點最直接的反駁。

即便有其他工作機會,但仔細想想換工作所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,從找職缺、面試到完成轉換,整個過程中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及心力,而且到新公司也不見得比較「爽」。更別說原公司還可能不願意放手—「競業禁止條款」的束縛。

即使真的要能好好地「不爽就跳槽」,我們認為至少也要達成兩個條件:能和原公司「和平分手」、盡可能減小新公司的預期落差。而要達到這兩個條件,我們認為新舊公司如果都能有健全的工會提供協助:原公司的工會確保離職過程順利,新公司的工會在求職時就提供更多公司的資訊,「不爽就跳槽」的理想才有可能實現。

所以說「不爽就跳槽」說起來簡單,更多的是「雖然不爽,但跳槽也好麻煩再忍一忍吧」。因此我們認為「不爽就跳槽」這一句風涼話,也許還帶著潛台詞:「諒你也跳不到哪裡去」。

不爽就跳槽,不一定對所有人都適用,這些勞工需要組織工會保障自身的工作權益;即使有跳槽的機會,從最利己的角度,勞工也需要加入工會、參與工會,讓自己可以更容易「不爽就跳槽」。「美國科技業也沒有工會」

只要仔細思考,美國科技業是否有工會,和台灣科技業工會之間,並不存在任何因果關係。

因此我們這個論點,好像很有力但其實沒邏輯可言。而持這個論點的人,也顯露了自己對產業動態的無知。美國科技業近幾年的狀況是,Alphabet、Amazon、Microsoft分別在2021、2022、2023年陸續成立了工會。 由於這個論點沒有邏輯可言,所以我們只能說‧‧‧至少這個理由不能用了。

所以說,科技業勞工不需要工會嗎?

即使是一個待遇已經夠好的產業,仍然可能因為景氣、技術轉變而對勞動待遇產生影響,需要有足夠力量的工會來與資方進行協商談判。

即使是一個藉由不斷跳槽最大化個人利益的勞工,也會需要工會協助維持勞動條件,才能保障跳槽後到下一家公司爭取到更佳的待遇。更別說更多希望能與企業共同穩定成長的勞工。

因此強大到能保障會員權益的工會是需要的,而工會的強大需要大量且積極參與的會員,

我們是這麼認為的。

參考資料:

  • 雲論 許美華/竹科裁員危言聳聽! 媒體粉專擔心自己就好:https://forum.ettoday.net/news/2631396
  • 矽谷工會勢力崛起:https://bit.ly/20231128svu
  • 特效與遊戲勞工爭組工會:https://www.rti.org.tw/news/view/id/2179593